预估价格
TWD 12,000,000-16,000,000
USD 354,500-472,700
成交价格
TWD 17,010,000
USD 516,393
签名备注
签名画背:ZAO Wou-ki 12.4.60
图录:
依夫·波内菲与杰哈德·德·柯坦兹合著,《赵无极》,拉·迪斐杭斯与安里哥·那瓦哈,巴黎,1998,彩色图版,页124
+ 概述
诗人叶维廉认为:赵无极是第一位将中国的画境、意境、时空意念,以及西方探索时空意念溶合为一,完整丰富呈现的画家。因著他的成功,带动中国后来者走向抽象艺术、发掘抽象艺术。在抽象绘画领域上,他是一位先行者1。的确,历年来赵无极的艺术评论多为诗人所作,曾习音乐六年的赵无极,在其绘画中带有一定的音乐性,接近诗的境界。赵无极一生中最重要的知音也是一位诗人,他是推崇中国文化的亨利·米修(Henri Michaux, 1899-1984)。米修和赵无极相识于1949年,两人情谊达35年。米修曾指出赵无极的画不是「风景」,而是「自然」,他的评画契合艺术家的心境。幸而透过米修的引介,赵无极很快融入风云际会的巴黎艺文圈,进并与战后纽约画派成员同步发展。
「抽象表现主义」,又称为「非具象」,为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的一支艺术主流,他们的观念在于透过形式和色彩的使用,纯粹表达艺术家自我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康丁斯基(Kandinsky) 以降,抽象艺术成为二十世纪中叶一个重大的美术现象,而表现主义起源自塞尚、梵谷的绘画,此时更因战争的冲击而重新崛起,两股艺术汇聚成一风靡纽约的潮流,成员间彼此风格尽管分歧,但仍各领风骚。在这股潮流之下有两类群体,一是「行动绘画」,如帕洛克(Jackson Pollock)、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克莱因(Franz Kline)、贾斯东 (Guston)等人;另一类则是「色域绘画」,以罗斯科(Mark Rothko)、诺拉德(Kenneth Noland)、马哲威尔(Robert Motherwell)等为代表。而战后欧洲艺术也受到美国艺术的启发,几乎同时在欧陆开创出「非形象」的艺术潮流,代表人物包括哈同(Hans Hartung)、施奈德(Gérard Schneider)、苏拉吉 (Pierre Soulages)等人。而赵无极就是这股艺术潮流中的一员,有抒情抽象画家的美称。
1960年对赵无极的生命有一重大意义:年近四十岁,创作或生命都步入一个成熟阶段,不久前他刚找到一处可以安静作画的空间,开阔他的心灵视野,在这一落脚处一住就是四十几年,延续至今。1960年6、7月赵无极二度在法兰西画廊举办个展,当时法兰西画廊已经代理战后抽象画家哈同、苏拉吉、马内榭(Manessier)名家, 赵无极此时已成为战后当代艺术家的一员。1960年秋天,他和哈同、米修等人代表法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再度扬名国际艺坛。美术史学家认为赵无极1960年代的抽象画已发展至高峰,知名度到达前所未有的佳境。他自信已找到一条可以融汇中心的路径,中国和巴黎的影响对他同等重要。
作品《12.04.60》以橙红色为背景基调,运用黑褐色的激烈笔触,或凝结,或舒缓,充满力度,整体画面极富律动感。他的自然胸怀已经超越媒材的限制,完成了油彩不易达到的优游移动、溅射,完成了水墨不易达到的厚实凝结。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感受,竟然可以在同一幅绘画里自然地驰骋。在这幅画里50年代常见的符号早已升华,化为不具形象的刷痕、线条。尺幅之间,犹如一个巨大的自然,观者震慑于画里的气象万千,无意间坠入到画中的交响诗里。前景底部浑厚、堆叠的黑褐色,如积云,不断地追逐、生成,顷刻间翻转为蒸腾向上的气势,疾骋而过的画锋,起伏跌宕,飞速间溅洒出乳白色霜点,如骤雨、如旋风;在氤氲飘渺之间、捲升的褐色,在穹苍里最后化成缕缕轻烟。
石涛有云:「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抉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中放出光明。」赵无极必能体悟清朝哲学大家的思想精髓,在有限尺幅里辟出一方天地。英国水彩画家泰纳(Turner)作品里的雾气淋漓、浪花聚散,相较于赵无极的绘画空间,形成彷若时空交错的对话。赵无极《12.04.60》一作,将东方山水境界以及西方自然色彩,以个人语汇重现表现,达到近完美的聚合。
注释:
1 叶维廉,〈反虚入浑,积健为雄—与赵无极谈他的抽象画〉,《与当代艺术家的对话—中国现代画的生成》(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87年12月初版,1996年2月再版),页13
20世纪华人艺术
羅芙奧台北2004秋季拍卖会
2004/11/14 (日) 上午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