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155 羅芙奧台北2011秋季拍賣會

羅芙奧台北2011秋季拍賣會

琴桌

王懷慶 (中國, 1944)

2003

油彩 畫布

165 x 200 cm

預估價格

TWD 38,000,000-48,000,000

HKD 9,268,000-11,707,000

USD 1,212,100-1,531,100

成交價格

TWD 39,520,000

HKD 10,185,567

USD 1,310,779


簽名備註

簽名右下:王懷慶

展覽:


「王懷慶藝術展」,上海美術館,上海,展期自2007年12月4日至12月12日

「天工開物:王懷慶藝術展」,廣東美術館,廣州,展期自2008年1月30日至2月24日

圖錄:


《王懷慶》,王懷慶出版,北京,2004,彩色圖版,頁127

《王懷慶藝術展》,大未來畫廊,台北2007,彩色圖版,頁121

《天工開物︰王懷慶》,上海美術館展覽目錄,大未來畫廊,台北,2007,彩色圖版,頁120-121

+ 概述

現今中國當代藝術家群裡,王懷慶古雅醇厚畫風可謂獨樹一格,他承繼中國文化的古典美學觀,又時刻反省自己身處的時空背景與藝術環境,不斷創新的形式再造經典的價值。三十多年來,以不願隨波逐流的堅持,加上與生俱來的纖細敏感,他執意追求華夏民族繁華褪去後的真淳,重現歷史的芳蹤。

他從江南民居、中國建築中他發現藝術結構之美,橫樑、立柱的木質色澤,在素樸的白牆對襯托下,日影下的建築空間的陰暗對比,成就了一幅黑白的抽象畫構成,那是描寫紹興老屋的作品《故園》(上海美術館收藏)。而一張看似平凡無奇的明式舊椅,透過王懷慶的眼與手,在粗重的黑色結構下,傳達出屬於東方的情調,捕捉文明的美學遺址,是作品《大明風度》,此畫獲得1991年中國油畫年展金獎的高度榮譽。兩幅畫標誌出王懷慶在主題選擇的開端與轉折。

從建築的探索,到傢俱的拆解,王懷慶在其中發現了中國人的高度智慧與美學傳承。其實,儘管他所關注的對象轉變,但本質其實相同,在藝術家的眼中,它們造型與結構都相同。王懷慶曾說:「我之所以當時從『民居』轉入『傢俱』的描寫,是因為在我眼裡—『都一樣』。傢俱就是能夠移動的建築,無論從造型還是從結構,沒有任何區別。對於一種思想與情感的載體而言,人與山與地與天與建築與傢俱與河與雲與月與花與房與風…都是同等的,只是看你對哪一種載體情有獨鐘而已。」(摘錄自王懷慶〈大明風度的謎底〉一文)

無論是建築抑或是傢俱,雖然選擇了這些沒有生命的物件,但其實藝術家自我深度的思考隱身其中,文化的痕跡與氣味也存在其中。畢業自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裝潢繪畫系與美術研究所,他擅長畫面的置陳佈勢,予人一種劇場式的聯想,如同人物離場後的舞台空間。曾有的粉墨登場,曾有過的輝煌故事,只能留給觀眾去回想。他曾說道:「特別想畫一幅畫來把這種有生命的東西和這種物件,沒有生命的東西,給它的主角和它的次角做一個倒置,有時候覺得人的生命不管多輝煌,多奢靡,全都是比較脆弱的,有時候還不如一個傢俱更永恆,更長久,物很近,人很遠,就這種物是人非的一種情緒吧。」

王懷慶的老師吳冠中認為,大自然中充滿抽象之美,教導人們無須畏懼抽象,在中國人所建造的文化裡更是如此。吳冠中發現江南水鄉粉牆黛瓦之美,鍾情於江南特有的黑白語彙,從大塊的黑色裡發展出純抽象形式。黑與白,乃是中國水墨傳承裡最重要的色彩,是老祖先流傳的情趣。黑色,更是超乎顏色的層次,召喚出中國傳統藝術裡的內在聯繫。吳冠中從黑白引渡到抽象的構成,啟發了王懷慶也選擇黑與白的虛實對應。他刻意將所有的傢俱黑色化,改變其生活器物的本色,轉化成為藝術的形式,也顯示畫家對文化淵源的追溯與連結。

王懷慶在〈大明風度的謎底〉一文裡,總結出自己的三大創作語彙,其一是上述的「把所有出現在畫面裡的傢俱黑色化」,其二是「把傢俱置處在一種虛無而空的背景裡,更換了世上所有傢俱傳統的必然位置—『地面』,第三是「把立體拍成平面」。他幽默地形容這三個語彙如魔術謎底,不應說穿。然而它們能讓觀者更容易領略藝術家的心機。以2003年王懷慶的大幅油畫《琴桌》為例,或可說明藝術家所採用的三種轉換的特點。一張極度簡化的、拉長變形的琴桌,木質的顏色概約成黑色,轉換成如「門」字形的黑色線條及黑色色塊。大面積的背景留白,讓琴桌漂浮在虛無飄渺的空間裡,空間中不見透視,原本的立體結構在此轉化為平面的構成。

近年來,王懷慶偏愛在畫布上添加拼貼,豐富原有的空間表現,有時是老窗花、有時是散裂的傢俱元件。而在《琴桌》的大片留白空間,畫家向來擅長處理的肌理效果,灰白的牆,斑駁的,皴染的,留有歷史的古老妝痕。左上方拼貼有棕色布塊,形成古樸、和諧的質感,可見他的烘托巧思,使畫面的層次更有變化,即使簡化了顏色,簡化了物件造型,卻一點也不覺單調。

修長古雅的琴桌,以遒勁簡約的黑色結構表現,橫的黑,顯得剛毅敦厚,豎的黑,則顯得溫婉娟秀。黑色的構成中傳統書法的筆勢,也可見西方抽象的符號形式,經過畫家的細心鋪陳轉化,形成中西合璧的繪畫結晶。琴桌兀自地漂浮在畫面中,少了弦琴作伴,也無主人的彈奏,它彷彿失去了附著,失去了歸屬,形成某種的斷裂關係。而藝術家所欲揭露的是歷史與文化之間的斷裂,如同今日我們所面對的環境變遷。

值得留意之處,王懷慶將琴桌形象概括成一種平面化的圖案,不禁令人聯想起傳統京戲中的舞台佈景。畫家在此精心安排下,追求景物的平面化與裝飾性,黑白兩色的對比鮮明,強調空間的二維性,使得優雅的琴桌在極度平面化的佈局中,烘托地更加突出,而產生極佳的藝術效果。在中國的舞台藝術或是民間剪紙藝術裡,平面化都是一種經典的表現形式。無疑地,王懷慶深刻理解自己的藝術追求,他透過作品裡反映出對人文的感悟與關懷,對時代的思考與期待,同時藉此向民族藝術的審美價值致敬,他表現新時代的傳承精神,在當代藝術家中殊為難得可貴。

相關資訊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羅芙奧台北2011秋季拍賣會

2011/12/04 (日) 下午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