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價格
TWD 30,000,000-48,000,000
HKD 7,317,000-11,707,000
USD 956,900-1,531,100
成交價格
TWD 52,960,000
HKD 13,649,485
USD 1,756,551
簽名備註
+ 概述
自 1994 年的「面具系列」作品開始,曾梵志打破了中國當代繪畫的模式、拓展了疆域、將自我情感與反思觀察導入傳統現實主義表現的藝術形式。其他同期藝術家的創作受到美國普普藝術的影響(這也是社會與政治對現今中國社會的評論),曾梵志的創作卻以自我與反思為中心,藉此打破中國傳統。曾梵志的創作方式由於「面具系列」而享譽全球,同時也為中國的觀眾呈現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
當代中國藝術家接受中國各所藝術學院的現實主義傳統訓練,畢業時,人人都擅長現實主義繪畫。因此年輕藝術家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找到自己的聲音,並透過自己的藝術成功發聲。由於中國社會在 1990 年代急速邁向現代化與開放,因此年輕藝術家比較容易採用愈來愈被大眾接受的當代風格,包括「政治波普」和「玩世現實主義」,這些風格相當受到西方觀眾的喜愛,因此可確保作品有一定的市場。曾梵志是靈魂與理智的探險家,絕不會滿足此種俗套的創作與社會評論,而是不斷向內探索,呈現自己的感情。
「面具系列」是當代中國繪畫的指標,引起海內外觀眾的共鳴。曾梵志於 1994 年從故鄉河北武漢移居北京後,隨即展開此系列的創作。離開故鄉移居北京遭遇的困難甚至造成些許創傷,因為他離開了故鄉的溫暖與同志情誼,發現自己在大城市變得孤獨寂寞。他感受到新同學與老師的冷漠與疏遠,而且難以理解,城市中的人際關係令他感到孤立、寂寞、絕望,也還有一種遭受背叛的感覺,因為在爭奪社會地位與新社會的機會時,大家表面上友善親切,實則隱藏了真正的自己。
曾梵志是觀察力相當敏銳的藝術家,與他同樣脆弱的人物是他長久以來的創作主題。「面具系列」源自他對北京都市年輕人的觀察,每個人似乎都戴著面具,隱藏真實自我。他們非常關注外在事物,如穿著打扮、容貌外觀、行為表現、是否符合社會規範,卻忽略逃避了內心的世界、更內在的自我、精神與心靈的快樂,這種緊張的情緒進而導致焦慮、痛苦與迷失。曾梵志的「面具系列」成功捕捉到這種緊張和壓力,他筆下的單一人物或群體衣著合身,宛如穿著束身衣般,姿勢僵硬不自然,臉上戴著白色面具,眼神怪異而空洞,彷彿是靈魂的鏡子,反映出主角內心世界的真實狀態。
2001 年創作的「面具系列」中,一名孤單疏離的人,以破除因襲的姿勢出現在畫作中央,他合身的衣著文雅細膩,白色面具下卻透出困惑茫然的眼神,營造出悲傷與渴望的氛圍。服裝與面具的冷酷外表,與紅潤肥胖的手和曝露的臉部肌膚形成尖銳對比。衣著與面具代表看似光滑的外表,易變的內在如生肉般曝露在外(尤其是誇張的手),外表和內在之間形成強大的張力。主角極力表現外在的平靜,事實上,虛飾的外表下卻情感洶湧。以曾梵志的語言來說,對人類而言,這種對真實自我的否定會導致脫節、疏離與終極深沈的痛苦。
曾梵志對於傷者的描繪並未完全表現其不幸與悲傷,對於「面具系列」的主角有一種自覺,為救贖提供一絲希望。曾梵志是受內心驅策而創作的藝術家,因此能深刻聽見自己心理的運作,筆下的主角通常是他內心騷動的自我形象。但曾梵志知道,深思與反省能夠增進內在快樂並產生新見解。從小就內向敏感的曾梵志,一直覺得自己是疏離、孤獨的。成為年輕藝術家後之所以離開武漢,乃是因為覺得自己的作品不被了解,向他微笑點頭的人們其實心裡都認為他瘋了。移居北京後,他發現自己變得更孤立、更無法與周遭的人來往,但卻發現自己的作品與思想本質被人接受了。因此,雖然承受深刻的痛苦磨難,卻伴隨著希望與救贖的可能性。
遭逢文化大革命的孩子,成長的環境騷動而混亂,使得敏感的孩子退回自我內心,養成極內向的性格。他的藝術作品處處展現這方面性格,最好的藝術作品(尤其是「面具」系列)更表現出強烈的情感。他在湖北藝術學院求學時,對於歐洲表現主義的發現成為他創作的工具,在畫布上探索自己的生命與情感,也描繪周遭觀察到的人們。曾梵志是最有個性且最個人主義的中國當代藝術家,他的作品能喚起熱情、活力與情感的共鳴。他的作品「面具」完美捕捉了他對個體的觀察心得,個體飽受社會折磨,因為社會只關心社交應酬的表現並隱藏真實內在的動機,而不能完全接受個體之間的差異。在創作「面具」系列時,曾梵志也創造出現今中國社會最典型的象徵,也就是那些帶著面具、不可知、疏離、輕蔑且受到深刻折磨的個體。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羅芙奧台北2011秋季拍賣會
2011/12/04 (日) 下午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