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价格
TWD 33,000,000-45,000,000
USD 1,015,400-1,384,600
成交价格
TWD 80,850,000
USD 2,523,802
签名备注
签名画背:‘运河’廖继春
台北市连云街37巷3号
图录:
《台湾前辈艺术家的藏宝图──贰》,尊彩艺术中心,台北,1999,彩色图版,页29
+ 概述
台湾前辈艺术大师廖继春逝世到今年正好届满三十年,他推广美术教育贡献卓著,风格创新、成就斐然,赢得后进的尊崇。他是台湾现代绘画的先驱,以自身的作品指引了抽象绘画的可行性,鼓励东方、五月画会的成立,催促了台湾抽象绘画的诞生。
廖继春最引人称颂的绘画风格就是色彩的表现,美术史学者以"色彩的魔术师"来赞扬廖继春的绘画。画家曾说过他的色彩是骗人的,是不忠于自然的。此无异于颠覆中国绘画师法自然的固有传统,而服膺西方野兽派、表现主义的美学观念。他随心所欲的赋予景物主观的色彩,却能够让变化万千的色彩互相调和,同时追求造型的自由,产生愉悦的感受。
对于色彩与造型的运用,廖继春有其看法,他曾说:"我利用简洁强烈的色彩,以对比和强调来赋予更多的色感,同时在线条的构成中注意造形的趣味 。不是写某一个时间内的印象 ,而是把希望表现的色彩表现出来。"(参阅林惺岳,《跨越时代鸿沟的彩虹──记廖继春的绘画生涯》,《廖继春画集》,国泰美术馆,台北,1981年3月出版,页230--231)
评论家认为,而此一改变归因于1960年代游历欧美后的刺激:"体验了西洋艺术之乡最前卫的艺术风潮,廖继春的潜能大大的被激发出来。回国之后,廖继春完全解放了传统的束缚,更大胆自在的创作。即使在迈入晚年的七十年代前后,作品愈加缤纷多采。亮丽奔放的色彩中,充满着和谐与浪漫,使他的画愈芬芳扑鼻。不执着于物象的像与否,凭着个人对色彩的敏感度与抽象之美的独特诠释,廖继春将自己的创作推向了具国际级画作水平的境界。"(参阅高秀朱,《色彩的魔术师:廖继春教授百岁纪念画展》目录,国立故宫博物院,2001,页6)
王秀雄认为廖继春丝毫不逊色于野兽派大师作品:"马蒂斯、弗拉曼克、杜菲等所谓野兽派大师的作品,竟没有廖继春的来得大胆有力,最重要者廖继春画面的那一种色彩交响曲般的和谐与洒脱,在西洋野兽派大师的作品上,难于寻觅得到。"(参阅王秀雄,《华丽和谐的野兽派画家──论廖继春绘画风格的形成历程》,《廖继春画集》,国泰美术馆,台北,1981,页215)王教授认为廖继春堪称世界性的色彩画家,在中国艺坛上前无古人。
从1920年代留学日本,到投入美术教育四十余年,廖继春一生大多数时间都投入绘画创作,在绘画成就上不断创造新的高峰,尤其是晚期的创作。美术史学家李钦贤认为:"廖继春不是呼风唤雨的人物,他的画坛地位不是凭长袖善舞的工夫,而是靠作品表现才气纵横 。如此单纯的条件 ,以构成他获邀赴美的条件,然而外游经验更有如脱缰之马,驰骋大地,使他在步入晚年的一九七○年代,多产如回光返照,登峰造极的大作纷纷涌现。"(参阅李钦贤,《欧美游踪绽开风格的巅峰》,《色彩·和谐·廖继春》,雄狮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北,1997年初版,2000年二版,页108)
本件拍品《运河》是廖继春1974年完成的作品,画背有艺术家亲笔签名、题字,以及连云街画室的地址。大抵廖继春的作品,为了便于辨识,有在画背上直接写上画题、画室地址的习惯。例如羅芙奧2002年春拍的《渡船》,其画背同样可见他的亲笔签名、题字以及画室地址。
愈是到了晚期,廖继春的作品愈是如同彩虹般的绚丽,带给人一种自在及温馨的感受。他的学生曾经问他,为何后期作品比起早期愈来愈有青春气息?画家幽默的回答,因为他的名字叫做"继春"的缘故。继春,永继青春,真是他的名字所赋予的使命吗?其实,在艺坛友人或学生们的回忆里,乃是廖继春的赤子之心,以及宗教信仰上的虔诚奉献所致。雕塑家杨英风曾形容廖继春"在绘画上完全是天使般的心眼之表现",绘画如同一面镜子,反映了画家内心的纯真。而他的真诚、朴实赢得艺坛普遍的推崇。
此幅画作命名为《运河》,不过就地形构图来看,应该是描写台湾野柳的海边写生作品。1972、1974、1975年期间,廖继春画过几次野柳的风景。野柳位于台北县万里乡,是一个以海岸奇岩闻名的渔村。画家数幅以野柳为景的油画作品以此幅《运河》的30号尺寸最大。囿于经济环境及自幼的气喘宿疾,画家平生难以创作大幅的油画,大多数只画小画,而最精彩的画作集中于20、30号,而30号的尺寸几乎就属于他的大画了!尤其对于参加美术画展的作品,他会投入更多心力,画幅通常亦较大一些。
事实上,《运河》一作即以明丽的色彩的描绘了山峦、房屋、庙宇、堤岸、船只,天光水色缤纷,群青色的主调,有如明朝瓷器的色感,红、绿、黄如民间庙宇的色彩穿梭其间,整幅画充满欢乐节庆般的渔村情调,洋溢着台湾南国的明快节奏与温度。而明度较高的粉红色是画家最擅长的技法,用以使群青色的背景得到平衡、和谐。王素峰女士认为:"无疑地,粉红色是柔和、抒情的象征,当它随同其他鲜丽的色彩出现时,真是诗情画意。"评论家认为,粉红色的运用,正是廖继春的精神所在。
廖继春喜爱描写山光水色,尤其是河、港的风景。对于水景的描写早缘起于1950年代的大量淡水写生。1960年代欧美考察回国,途中见闻大开眼界,美国抽象画的风潮以及欧洲文明,皆使廖继春的内心受到极大的憾动。1960至1970年代廖继春的绘画创作达到巅峰。尤其见识到威尼斯的水色天光,舟楫穿梭水间的繁忙景象,自由和谐的创作气氛,使得他回到台湾以后,将接收到的刺激,转化为推动的力量,快速地找到自己的方法。无论淡水、爱河、威尼斯、野柳,或生命最后一站的东港,这些以水闻名的名胜景点,在他的笔下呈现出一种近似的缤纷、活泼的气氛。而包括野柳在内等晚期的代表作,可谓是画家纯熟富丽的艺术结晶,透露出人生历尽沧桑之后,心灵超越现实,回归纯真。因此,每个景点在绘画中已经去除了国别、疆域的差异,超越了文化的冲突,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是画家心中的一处世外桃源。因此,当他描绘野柳风光时,或许回忆起淡水河,或许联想起威尼斯的运河,他将回忆里最美好的一面透过绘画呈现出来。所以,《运河》呈现的风光不见得是实际的野柳风景,而是廖继春希望表现的欢乐净土吧。
20与21世纪华人艺术
羅芙奧台北2006春季拍卖会
2006/06/04 (日) 上午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