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513 罗芙奥香港2012秋季拍卖会

罗芙奥香港2012秋季拍卖会

嘉拉蒂(凭柱而立的裸女)

奥古斯特.罗丹 (法国, 1840 - 1917)

1889-1921

铜雕 第二版本

23.5(长) x 16(宽) x 36.8(高) cm

预估价格

TWD 7,600,000-11,400,000

HKD 2,000,000-3,000,000

USD 256,400-384,600

成交价格


签名备注

签名雕刻:A. Rodin / 2è EPREUVE
铸造厂标识:ALEXIS RUDIER / FONDEUR PARIS内部签名:M / A. Rodin
来源:
罗丹美术馆,巴黎,法国
莫里斯.弗纳耶,巴黎,法国
(1921年5月购自于上述)
M 先生,巴黎,法国
亚历克斯.里德及列斐伏尔,伦敦,英国
(1958年6月购自于上述)
阿瑟.基汀,芝加哥,美国 (购于1960年代)
私人收藏,美国

图录:
约翰.坦科克着,《奥古斯特.罗丹的雕塑》,
费城,1976,页282-285 (另一铸件)
安托瓦内特.诺曼德.罗曼着,《 罗丹之青铜/第二册》,罗丹美术馆,巴黎,2007,页622-623 (另一铸件)
本作品将刊载于《罗丹雕塑编年目录全集》,该刊物现正由罗丹委员会筹划,档案编号2011-3627B

+ 概述

法国艺术家罗丹承继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传统,突破既有的美学标准,开启了二十世纪的前卫创新。罗丹是公认为自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以后最伟大的雕塑家,有「现代雕塑之父」的美誉。罗丹不仅止于表现客观存在的形式,而是发掘内在心灵的内涵与情感,否定艺术中的功利、实用与目的性,去除神性与仪式感,传达更多真实世界的人性思考。

1840年罗丹出生于巴黎一个贫穷家庭,十四岁开始学画,后又学雕塑,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研习装饰雕刻,担任当时的知名雕塑家卡里耶贝留斯(Albert-Ernest Carrier-Belleuse)的助手。1875年赴意大利旅游,受到米开朗基罗艺术的启发,确定他早期写实主义的风格。

1876年,罗丹以《青铜时代》(The Age of Bronze)作品初试啼声,黏土捏塑出宛如真实再现的人体肌肉,传达自然生动的姿态。此作品在布鲁塞尔展出时,引发真人翻铸的争议,1878年的《施洗者约翰》(Saint Jean the Baptiste Preaching)也有类似争议,然而巴黎人已开始注意到这位在布鲁塞尔拜师学艺多年的雕塑家,1880年为罗丹赢得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的《地狱门》(The Gate of Hell)群雕委托案。此后成就出《沉思者》(The Thinker)、《吻》(The Kiss)、《卡莱市民》(The Burghers of Calais)等脍炙人口的雕刻作品,罗丹无疑成为欧洲现代雕塑史上地位最崇高的人物。

此次拍卖难得推荐一件由罗丹创作铜雕作品《嘉拉蒂》(Galatée),它构思于1889年,也正是他在制作《地狱门》巨作的期间。《嘉拉蒂》,的灵感出自罗丹钟爱的希腊神话故事。罗丹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由奥维德写于公元八世纪的《变形记》。内容叙述雕塑家马毕龙爱上自己雕刻的人像,她的名字叫作嘉拉蒂。在维纳斯女神的祝福下,雕像后来幻化成人,倚靠台柱而站立裸女像《嘉拉蒂》,存世仅有两件铜雕版本,第一版今为美国费城美术馆所收藏,第二版则为此次的拍品。两件铜雕皆为罗丹最倚赖、喜爱的巴黎铸造师亚历斯.鲁迪耶(Alexis Rudier)负责翻铸。

「嘉拉蒂」(Galatée or Galatea)的希腊文原意为「沉睡中的爱人」,寄寓着有一段浪漫的爱情神话。传说毕马龙(Pygmalion)是希腊一位有才华的雕刻家,因为景仰维纳斯神殿中美神的容貌,倾注他所有的热情和想象,雕刻出一件神似维纳斯的完美裸女雕像,取名为「嘉拉蒂」。雕刻家对于巧夺天工的美丽雕像产生了爱情,无法自拔。于是他到维纳斯的祭坛祈求,赐予他一个有如雕像般完美的女人。感念于雕刻家真诚的爱意,美神维纳斯与爱神邱比特借用神力赋予雕像生命,实现了毕马龙的爱情追求。

雕塑家罗丹同样有自己的创作缪思,学生卡蜜儿.克劳岱(Camille Claudel)的美貌、热情与不凡的艺术才华,深深打动着他,两人后来陷入疯狂的热恋。约莫在1884年到1896年十多年之间,两人情感最为炽烈,卡蜜儿使罗丹原本阳刚的风格增添情欲与温婉的成分。同时期,罗丹另有两件以嘉拉蒂为题材的大理石雕像,一件描写坐于岩石前的嘉拉蒂,灵感得自卡蜜儿的作品《背麦捆的少女》(La Jeune fille à la Gerbe or Young Girl with a Sheaf),现在藏于巴黎的罗丹美术馆;另一件为毕马龙与嘉拉蒂的双人像,为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所有,后者嘉拉蒂为采站姿,手倚靠着柱子,和单人嘉拉蒂裸女铜雕像一样。

不过,与上述的大理石雕塑的光滑质地不同,罗丹的铜雕作品《嘉拉蒂》保有手指捏塑的朴实感,传达更多人性的真实温度。因为艺术家的爱而生的嘉拉蒂,拥有美神般的美好容颜与躯体,带着初生的羞怯与矜持,为罗丹内在情感的投射。

根据罗丹基金会(Comité Rodin)的文献,第二版铜雕《嘉拉蒂》最早出自于巴黎的罗丹美术馆,1921年5月起为罗丹重要赞助人石油巨子莫里斯.佛那叶(Maurice Fenaille, 1855-1937)所购藏。佛那叶不仅是一位知名收藏家,也是美术史学家,更是法国国家博物馆理事成员(membre du Conseil des Musées Nationaux),曾为罗丹的142件地狱门草图素描撰写论文并出版画集。他曾向罗丹购买许多作品,也曾参与巴黎罗丹美术馆(Musée Rodin)的创建计划。后来《嘉拉蒂》铜雕辗转流至巴黎、伦敦、芝加哥等收藏家之手。如今此作品重新回到艺术市场,可谓弥足珍贵。

相关资讯

现代与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罗芙奥香港2012秋季拍卖会

2012/11/25 (日) 下午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