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117 羅芙奧台北2015秋季拍賣會

羅芙奧台北2015秋季拍賣會

肖像 抽象構成(雙聯幅)(兩件一組)

曾海文 (華裔法籍, 1927 - 1991)

約1980年代

水墨 紙本

14.5 x 15 cm(上)
21.5 x 12.5 cm(下)

預估價格

TWD 60,000-120,000

HKD 14,000-28,000

USD 1,800-3,600

成交價格

TWD 312,000

HKD 73,934

USD 9,547


簽名備註

簽名右下:T'ang 海文(上)
畫背蓋章:T'ang 海文 ATELIER T'ANG HAIWEN(下)



+ 概述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經》,第二章。

曾海文曾經說過:「追求美,將掉入外表可愛的致命陷阱,結果是─無力的作品。若不計代價去摒除美,則可能淪為相反的陷阱─醜陋。」(《唐海文》哥德藝術中心,台中,1998,頁5),此句話恰巧與道德經第三章的開頭「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釋義為:「天下人都執著什麼是『美』,這樣就不美了」,相互契合。曾氏所追求的並非單純畫面上的「美」,他認為作品的產生須透過內在的無意識,並且對於自身內在必須有深刻的了解,進而完成的畫作才稱得上是創作品;而也只有在藝術家對於自身的認識夠深刻,才能有完整成熟的作品,對於曾氏來說,創作的高度已經在於內省的深刻工夫以及精神性的領悟。

曾氏的藝術,中國傳統書法氣韻的構圖裡,試圖解釋藝術家對道家哲思的理解以外,也是曾氏對於宇宙世間的整體概念。在一張全然空白的紙上,一豎一橫間,創造了另一座世界;是曾氏對藝術創作的體現,畫者內在宇宙的呈現,然後畫紙轉變成為一種介質,承載了創作者的內涵。接受了西方天主教之後,對於曾海文來說,並無與自己傳統的信念相牴觸,或者更甚地說,曾氏載負著中國內涵的繪畫哲學兼蓄了西方技法表現,是來自於自身融合了兩種文化後的最高體悟。他認為一分為二、二合為一的概念可以產生創新的空間,而這個道理則與世界運行相吻合(《唐海文》哥德藝術中心,台中,1998,頁5);曾氏藝術勢必融合了中與西,這兩兩看似相對立的元素卻在曾氏的領悟下,昇華成他的大智慧,被提煉成了曾氏獨特的藝術語彙。而在精神層面上看來,傳統水墨筆法流暢於畫紙構築的空間,擴張成新的宇宙;他順著內心的意志,不多做干預以求創作能致臻美,更也與道德經裡「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提及的道裡相符合;以「無為」、「無言」處事行為,萬物便會自然地生長,而曾氏的藝術也在這樣的「道」中發展。

在晚期的作品當中,中國水墨留白的哲學思想儼然構成於畫紙上,抽象的表現則可視為當時西方抽象藝術勃發對於藝術家的影響。但是曾氏卻未曾盲從,他恪遵著自己內心的智慧,不隨波逐流,對於藝術他始終秉持著初衷,在追求「美」以外,更持續挖掘自己內在的本質,而他所有的生命體悟,就在一篇篇一分為二、二合為一的雙聯幅作品上成為永恆。


相關資訊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羅芙奧台北2015秋季拍賣會

2015/12/06 (日) 下午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