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價格
TWD 52,000,000-68,000,000
HKD 12,381,000-16,190,000
USD 1,625,000-2,125,000
成交價格
TWD 75,520,000
HKD 18,232,738
USD 2,340,254
簽名備註
來源:
德福奧拍賣,巴黎,1985年4月21日,編號43
圖錄:
衣淑凡編,《常玉油畫全集》,台北,國巨基金會,大未來藝術出版社,台北,2001,彩色圖版,編號17,頁116
顧躍編著,《世界名畫家全集-常玉》,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莊,2007年11月出版,彩色圖版,頁23
+ 概述
常玉1901年出生於四川省南充,1966年因瓦斯意外卒於巴黎。他是中國二十世紀第一代留學法國的藝術家,當時正值五四運動過後不久,時代正處於轉型階段,知識份子紛紛發起改革之鳴。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早年即力推「勤工儉學」計畫,提倡學生應到西方學習他國專長。於是在因應此留學計畫而分批出國者,美術領域有林風眠、徐悲鴻於1920年抵達法國,而常玉則是晚一年啟程。這三位藝術家後來都成為華人藝術界中的佼佼者,風格大不相同但各領風騷。
當年前往法國學習藝術的留學生,無不懷抱著理想,多數通常先進入知名藝術家的畫室,作為申請正規藝術學院的準備,林風眠與徐悲鴻都是循此模式。然而,喜愛自由的常玉,則是選擇蒙巴納斯區的咖啡廳和大茅屋工作室,消磨他在巴黎的大部分時間。然而1920年代巴黎剛結束戰爭不久,瀰漫著頹廢卻又思重生的氣氛,那是所謂「瘋狂年代」的階段,蒙巴納斯區齊聚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藝術家,掀起藝術、人文與時尚的一波波浪潮。咖啡廳正是這些藝術家交流的場所,大茅屋工作室提供模特兒素描,許多現代藝術大師都曾在此逗留。因此經常穿梭於兩處地方的常玉,其實比起其他中國藝術家更前衛、更有革命性。
中國美術留學生利用七年或八年的時間完成藝術的學習,多數選擇回國投身教育,一則貢獻所長一則謀生。而天生率性、不羈,在中國時常玉本就是一位貴公子,家境優渥的他到了巴黎根本無須擔憂生計,過著波希米亞式的藝術家生活。巴黎的浪漫自由、蓬勃的街頭文化讓他如魚得水,於是他沒有回到中國,而是選擇在巴黎常住下來,成為「巴黎畫派」的一份子,見證巴黎璀璨的現代藝術發展。1920年代,常玉的作品以水墨素描為多,還有部份水彩畫,他以鉛筆、炭筆或毛筆在咖啡廳速寫,或是在大茅屋工作室速寫裸女與同學,快速的作畫與流暢的線條經常讓圍觀者驚艷。當時他的繪畫長才也表現在沙龍展覽中:例如曾入選1925年、1928年的「秋季沙龍展」(Salon d'Automne),1930年「杜樂麗沙龍展」(Salon des Tuileries),1931年的「獨立沙龍展」(Salon des Indépendants)等等,沙龍展參選一直持續到1956年。
1929年,常玉的才氣為藝術收藏家亨利—皮耶.侯謝(Henri-Pierre Roché)青睞,侯謝同時也是一位知名的小說家兼畫商,曾經慧眼發掘羅蘭珊(Marie Laurencin)、布拉克(Georges Braque)、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杜象(Marcel Duchamp)、海老原喜之助(Ebihara Kinosuke)等畫家。在當時經濟艱困的年代裡,常玉的繪畫得以進入藝術市場,可說是非常難得的機會。1930年常玉還因為法文版的《陶潛詩選》繪製三幅插畫而成名。後來,常玉的名字還因此被刊載於1932年巴黎藝術出版社的 《1910-1930當代藝術家生平字典第三冊》(Dictionnaire biographique des artistes contemporains 1910-1930, tome III),這項榮耀在當時的華人藝術家中應是絕無僅有。
常玉於1921年抵達巴黎,風度翩翩貴公子的形象,生活過得頗為愜意舒適,也偶而作畫、參加畫展。但是,直至1929年才首度嘗試於帆布上作油畫,同時他已經十分熟稔巴黎藝文圈,同時他的油畫也受到收藏家侯謝的青睞。法國知名詩人兼藝術評論家馬克斯.賈克伯(Max Jacob)曾如此形容常玉的作品:「...多麼精準而純淨的一股力量。兼具智慧及技巧!」
此幅《雙裸女》應該是常玉最早的一批油畫作品,畫面的右下方簽有中文「玉」字加上方框,結合法文拼音SANYU的雙語簽名,甚至少有地標示出1929年的創作年代。早年流暢的人體素描、水彩畫打下基礎,描繪裸女可說是常玉最得心應手的主題。《雙裸女》整幅作品呈現粉白、粉紅色調,洋溢著巴黎特有的情調,屬於他的「粉紅時期」。
《雙裸女》畫中的裸女有常玉最典型的人物造型原則—誇張變形、巨大龐然的女體。由於他個人偏愛體型高大的女性,進而也常常誇大畫中女性腿部的比例。常玉的詩人好友徐志摩看到他的畫作,也不禁讚嘆他特有的造型美感,驚呼「宇宙大腿」。裸女的手部呈梳齒狀,足部則有如蹼,多重曲線勾勒出形體,構成講究極簡,也顯示常玉曾研究如何利用幾何圖形使人物抽象化。
除用色單純之外,《雙裸女》的背景裝飾亦處理得十分精簡,兩片垂掛的粉紅布幔分割出畫面的空間,畫中兩位裸女宛如自舞台走出。常玉向來不喜於研究透視的觀念,佈局趨向平面化,而輪廓線勾勒、色彩的拼裝組合,形成他個人獨特的繪畫語彙。兩位裸女幾乎佔據了畫面的大部分空間,裸女的面容似乎沒有呈現太多情緒,在常玉的裸女畫中,表情很少是他所要訴求的焦點,曲線才是。而常玉的裸女像令人不禁聯想到布朗庫西(Brancusi)、極簡抽象化的的雕塑,以及畢卡索(Picasso)「古典時期」壯碩如女神雕像的人體肖像,都有古希臘藝術的餘韻,而這正是1920年代巴黎藝術的人文風潮影響。
值得留意地是兩位裸女的打扮一模一樣,有男孩般的時尚短髮,張著烏黑的大眼睛,口紅塗得艷燦,風情猶如同蒙巴納斯區的傳奇人物—姬姬(Kiki, Alice Prin, 1901-1953)。姬姬,是巴黎畫派藝術家經常聘用的人體模特兒,1920年代活躍於蒙巴納斯區的藝文圈。據了解,姬姬在她的日記中寫過曾經學習中文,或許她與同年紀的常玉經常在咖啡館或大茅屋工作室碰面,而常玉的確也畫過過姬姬的素描畫。此幅《雙裸女》的人物造型和她的打扮頗為類似。《雙裸女》作品呈現出常玉個人的美學觀點,更是將一個瘋狂年代與巴黎藝術文化縮影於畫面之間。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羅芙奧台北2010春季拍賣會
2010/06/06 (日) 下午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