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175 羅芙奧台北2012春季拍賣會

羅芙奧台北2012春季拍賣會

肖像系列

曾梵志 (中國, 1964)

2005

油彩 畫布

200 x 150 cm

預估價格

TWD 26,000,000-40,000,000

HKD 6,753,000-10,390,000

USD 875,400-1,346,800

成交價格

TWD 33,600,000

HKD 8,704,663

USD 1,123,370


簽名備註

簽名右下:曾梵志 Zeng Fanzhi 2005

+ 概述

曾梵志的繪畫成就在許多方面都超越了其他當代中國藝術家,無論是表達與技巧,都展現一種不凡的成熟氣度。他以內心世界為創作主題,反映出個人置身徬徨未知世界的不安心境與追尋意義的渴望。其他當代藝術家多以正在開放的新中國政治與社會議題為主題素材,但曾梵志從創作生涯初始,便著重於探索個人在混亂的新環境中所面臨的疏離與焦慮。曾梵志不僅創作主題特殊,在繪畫技巧上也大膽實驗,中國傳統筆法與空間安排對他影響尤深。這些探討孤寂與疏離的普世主題,以及絕妙純熟的筆法,使他享譽全球,成為當代中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曾梵志於1964年出生於武漢,從小性格內向,當時混亂而失去理性的社會氛圍深深影響了他,敏感受創的心靈,只能訴諸畫筆來宣洩內在不安。在湖北美術學院唸書時,他立即為德國表現主義藝術所吸引,這些研究也影響他一生的創作與技法,狂野的筆觸、強烈的色彩與陰鬱的氣氛都成為他作品的特徵,讓他得以透過末日般的意象與色彩來表達個人的焦慮與疏離感。但是,這種內省與表現主義式畫風在故鄉武漢並無法獲得認同,因此曾梵志於1994年移居北京,初期在北京也深受孤單、寂寥之苦。

曾梵志的作品細細描繪出他在每個人生階段的心理狀態。當代藝術家大多安於重複自己的成功模式,曾梵志卻不同,他持續開發創作系列,拓展自己的藝術風格,陸續創造出獨特的內在表達手法。在武漢時,他創作出最早的兩個系列「醫院」與「肉」,兩者都與這位內向的年輕藝術家早年恐怖經歷直接相關。1960年代,大部分中國家庭裡都沒有浴室,年輕的曾梵志也只能到當地醫院洗澡,由於生性敏感,這些每日所見的混亂場景深深刺激他的心靈。「醫院系列」描繪那些冷漠的醫護人員與惶惶不安的病人;「肉系列」則描繪每日上下學途中經過當地肉販的經歷,炙熱夏日裡,這些工人只能躺在凍肉上消暑,結果卻讓他們渾身沾滿血漬,這一幕讓敏感的曾梵志感到十分不安。

初至北京時,曾梵志原本希望能找到認同其藝術的同好知音,未料,他發現自己與主流當道格格不入。面對孤寂、疏離與冷漠,他創作出讓他聲名大噪的「面具系列」,每個作品人物的臉都隱藏於扁平面具下,昇華了一切表情與情感。穿著入時、專業、年輕的都會白領階級隱藏了真實的自我,壓抑個人感情,否定自己的生活。

繼「面具系列」後,曾梵志開始走向更抽象的道路,2000年,他開始描繪不戴面具的人物,例如目前這張畫所示。人物卻比之前戴面具的人更退縮,因為雙眼空洞無表情,深刻呈現出個人寂寞與孤立的一面。曾梵志作品中的人物都有一雙碩大突兀的手,色彩強烈逼真,似乎在強調,儘管人可以將內心情感隱藏在冷漠無情的外表下,但焦慮激動的雙手卻總會洩漏最原始的不安悸動。

「面具之後系列」中,曾梵志展現與傳統中國繪畫的深刻共鳴,結合表現主義與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抽象精神,畫中人物似乎漂浮懸盪於空曠背景中,細節極為簡單寫意,充分傳達人物的孤寂與疏離感,這種強而有力的效果是拜傳統中國繪畫風格之賜。曾梵志的筆觸畫風也深受傳統中國水墨畫筆法影響,大筆一揮而就的寬廣筆觸呈現抽象感受,而細窄筆觸則創造出強烈深刻的線條,神似中國書法。

「肖像系列」是該系列的傑作之一,孤單的個人形象戲劇性的出現在畫面中央,深深擄獲觀者的目光,曾梵志讓孤絕的畫中人漂浮於虛空中,使觀者感受到主角置身孤單寂寥環境中的不安與恐懼。這幅畫的重點在於,畫中人物的站姿與服裝與之前「面具系列」當中一個人物極為相似,但這次畫中人摘下面具,情緒表現更強烈、更痛苦,也更駭人。

畫中人物身穿作工講究的服裝,外披時髦長版風衣,十足現代中國都會時尚年輕人的樣板,昂然挺立的酷帥身形,卻與向前瞪視的空洞大眼,以及臉上、手上毫無遮掩的表現主義式色彩描繪出的傷口,形成鮮明對比。拉長的身軀,尤其是脖子部份,顯得脆弱易斷,讓人聯想到中古時代在肢刑架上遭受拷問折磨的受害者。和這套想對罪犯逼供的刑具一樣,曾梵志似乎也想鼓動這位外表如此昂然自信的畫中人,坦然說出內心的不安與焦慮。

相較於「面具系列」的人物以平靜冷漠的方式將情緒與情感隱藏於面具之下,此系列的人物卻是被迫赤裸裸的顯現內在的煎熬,畫中人物向前瞪視的雙眼宛如死屍般呆滯,同時也努力將內心澎湃的情感火焰澆熄掩滅,黃色的雙眼呈現空洞之感,深深震懾人心。即使觀者想轉移視線,但雙眼必將難以離開,因為他的苦悶已引起我們的共鳴與同情,誇張的臉部、耳朵、鼻子線條讓這幅受難像更深刻傳神,豐腴的雙頰似乎顫動著豐富的情感,儘管他努力抑制自己的情緒仍無法隱藏,扭曲的髮絲擺盪在頭頂上,彷彿因無法控制的情感熱氣竄出頭頂,怒髮衝冠。

曾梵志將人物置於空蕩的背景中,與傳統中國繪畫大幅留白的作風十分相似,虛無的背景讓觀者將全部注意力放在主角身上,無從分心。而省略細節的描寫,如衣服細節的刻意簡單,也讓觀者直接注意到人物的眼神,一旦與其四目相交,便無所遁逃,低調的色彩呈現同樣也迫使觀者將注意集中於人物臉部。曾梵志的心理畫像在當代中國藝術家當中堪稱獨樹一幟,數千年來,中國藝術向來不重視個人,而人物肖像在漫長的藝術史中幾乎完全缺席。曾梵志深受傳統中國繪畫的許多面相吸引,並將其融入肖像畫當中,讓觀者注意到人物內在發生的心理騷動。

「肖像系列」可說是曾梵志作品中蓄勢待發的傑作,這幅畫屬於卸下面具後的晚期作品,代表「面具系列」中,取下面具的假面都會白領階級。曾梵志的創作都指向他個人內在的不安與焦慮,在1990年代的「面具」中,那份混亂與騷動因為難以正視,只能隱藏於冷漠的面具之下;2000 年初期,他開始畫出疏離的原始力量及其造成的心理狀態;2004年起的「亂草」、「天空」與「風景」系列中,他結合表現主義與抽象型態,透過狂野有力的野草來描繪混亂的心境。他越來越能坦然檢視並描繪內在陰暗世界,也終於能摘下年輕專業人士的面具,創造出我們面前這幅真誠的作品。

相關資訊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羅芙奧台北2012春季拍賣會

2012/06/03 (日) 下午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