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價格
TWD 21,154,000-28,846,000
HKD 5,500,000-7,500,000
USD 706,900-964,000
成交價格
TWD 23,076,923
HKD 6,000,000
USD 773,196
簽名備註
「羅中立:置換的描繪」,蘇州博物館新館現代藝術展廳,
蘇州,展期2011年9月10日至10月20日
圖錄:
《羅中立:置換的描繪》,文化藝術出版社,
北京,2011,彩色圖版,頁38-39
+ 概述
羅中立在回憶其創作初衷時曾表示,老實的農民總是吃虧,他要為這些被忽視的農民吶喊。正是這樣深刻的個人體驗,以及強烈的使命感,賦予了他的作品豐富的情感。他的成名作《父親》便源於文革期間作為下鄉知青到大巴山山區當鍋爐工時的生活體驗。《父親》打破了文革時期對於農民形象的「高、大、全」和「紅、光、亮」的政治宣傳畫的固定模式。以照相寫實的手法和過去重大歷史題材才允許使用的超大尺幅細緻刻畫一個中國農民的形象,觸動了千萬中國人。繼《父親》之後,他又陸續完成了諸如《年終》、《金秋》等風格近似的作品。敘事性元素是1980年代作品的重要特色,擺脫了典型題材和形式的限制,把觀者的視線帶到了農民瑣碎真實的日常生活中。拾穗、開墾、編竹簍、戀愛、洗澡、摸汗、吹渣渣、一幕幕平凡溫情的生活片段構成羅中立創作的主要線索。人物形象也逐漸擺脫寫實的囹圄,誇張變形,略帶扭曲形體為畫面增添不少意趣。爾後,多年的積累和探索成就了著名的「巴山蜀語」系列。
早年歐洲留學的經歷,為他打下了堅實的技藝基礎。大師們的作品令其神往;印象派的光影和明亮的色彩對其創作影響深遠,但這並未改變羅對藝術和生活的立場。繪畫手法從照相寫實到表現主義經歷了巨大轉變,卻從未影響他對農村題材的執著和熱愛,溫情脈脈的鄉村生活始終是他創作的靈感源泉。他對於藝術的探索始終沒有停滯。2000年之後的作品,除堅持農村題材之外,羅開始汲取了更多民間美術的營養,力圖在藝術與民俗文化之間找到契合點。
《吹渣渣》是藝術家本人最鍾愛的題材之一,在其藝術生涯中有多次不同的創作嘗試。較早的作品見於1983年的木板油畫《吹渣渣》畫面描繪了林間砍柴的一對情侶,男生溫柔地為女生吹走入眼的渣渣。細膩寫實的風格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圓潤、樸實、自然流露,畫面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爾後,在1996年,羅嘗試重新創作這一主題,畫面依舊定格在男人為愛人吹去入眼的渣渣的溫情瞬間。他以粗狂,厚重,交錯的筆觸賦予了人物鮮活的生命。作於2006年的油彩作品《吹渣渣》代表了藝術家近年來的藝術探索的極高成就。畫面的主題依舊是那對充滿愛意的情侶,時空扭轉,背景變成了黑色的畫布,線條代替了細膩的筆觸,勾畫出誇張扭曲的人物形象;用色方面他採用了民間年畫式大膽用色,藍色、黃色、紅色、綠色等飽和色穿插應用,與黑色的底色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線條的曲直變化,疏密有致賦予畫面流暢的韻律和節奏。這一新的嘗試突破了繪畫敘事語言的局限,進而轉向了深刻的文人闡釋。美術史學家殷雙喜曾這樣評價羅中立的藝術:「羅中立的作品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生存參考,一個永恆的人與人交往的價值模式。這樣,大巴山的農民生活,就超越了地區性的自然風情,成為現代化進程中對民族精神和價值模式觀念的反思」
現代與當代藝術
羅芙奧香港2013春季拍賣會
2013/05/26 (日) 下午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