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  48 羅芙奧台北2007秋季拍賣會

羅芙奧台北2007秋季拍賣會

瓶花

林風眠 (中國, 1900 - 1991)

1950-1953

彩墨 紙本

68.5 x 69 cm

預估價格

TWD 5,800,000-8,000,000

HKD 1,368,900-1,888,100

USD 175,600-242,200

成交價格

TWD 7,080,000

HKD 1,708,907

USD 219,433


簽名備註

簽名左下:林風眠
鈐印左下:林風瞑印

圖錄:


《絕色人家──林風眠》,香港大學藝術博物館,香港,2003,彩色圖版,頁110-111

+ 概述

靜物是林風眠40年代晚期至60年代最愛畫的題材:大多畫瓶花、盆花、玻璃器皿、杯盤、水果等。在這些靜物作品中,他探索構圖、色彩、線描與色光的結合;探求水墨與水粉、東方神韻與西方形式的統一。在形式求索背後,是對美和生命活力的無窮追求。觀賞這些靜物,猶如面對一處寧靜而燦爛的「桃源」,一片充滿情和愛的光焰,一個變化著感覺、心境和情緒的內在世界。在中國藝術家中,還沒有人能把靜物畫得如此豐富、精緻,如此具有心理性。

此幅作品《瓶花》是林風眠創作於1950年代,對比藝術家此前的作品,我們能夠看出其作品的變化,色調轉為明朗,情緒轉為平和,對現實人世的實感演化為對自然和虛幻人物情境描繪;水墨和彩墨成為主體形式,油畫漸少甚至不見了。激越的吶喊和沉重的悲哀轉換為寧靜的遐思和豐富多彩的抒寫。郎紹君在《論中國現代美術》一書中對他這時期的審美情調曾作過簡單概括,說它們「有明快、豔麗、熱烈、清淡、幽深、憂鬱、寂寞、孤獨、活潑和寧靜」,在總體上「湧動著大自然的生命,編織著美和善的夢境」。林風眠長達40年的探索也經歷了變化,如畫題漸次廣泛,情感漸次深摯,形式語言漸次成熟完整等,但基本的審美追求是一致的,那就是美與和諧、內在抒情性。

相關資訊

20與21世紀華人藝術、韓國當代藝術

羅芙奧台北2007秋季拍賣會

2007/12/02 (日) 上午12:00